萬里星河擋不住國人的“蒼穹之夢”6月25日14時7分,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(qū)域,工作正常,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,實現(xiàn)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。從5月3日成功發(fā)射到6月2日精準著陸在月球背面“挖寶”,再到6月25日順利著陸“回家”,嫦娥六號每一個“動作”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、順利進行,這場長達53天的太空探索終獲成功!廣大黨員干部亦需學習航天人的“蒼穹之夢”。從“蒼穹之夢”中看到“百折不撓...
張玉滾:一輪明月育星河在八百里伏牛山深處,有一個偏遠的行政村。從地圖上看,這里距離縣城70多公里,不算太遠,然而海拔1600多米的尖頂山僅“Z”字形的急轉彎就有58個,這里就是黑虎廟村。作為黑虎廟小學的老師,張玉滾22年如一日堅守于此,用一根窄窄的扁擔挑起山里娃的“上學夢”。他說,“我愿意做一輪明月,守望這片希望之花,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。”風華正茂的年紀,臉上卻刻滿風霜,但是我們更能看到他一顆至純至...
“挺膺擔當”逐夢時代“星河”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。大會強調,奮進新征程,中國發(fā)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,把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變成現(xiàn)實。在新的征程上,廣大青年干部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,做到“望遠山而力行”,保持敢闖敢試、敢為人先的作風,不負時代,不負人民,以“挺膺擔當”逐夢時代“星河”。為民服務上,要做到“知愈進”“研愈深”...
致敬陸元九:心中有摯愛眼里有星河中國共產黨的優(yōu)秀黨員,“七一勛章”獲得者,中國科學院院士,中國工程院院士,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,我國著名自動控制、陀螺及慣性導航技術專家,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陸元九院士,因病醫(yī)治無效,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,享年103歲。陸元九院士的一生是熱愛國家、堅守事業(yè)的一生,是銳意進取、無私奉獻的一生,他在炮火下求學、在荊棘中拓荒,用汗水和青春為祖國實現(xiàn)火箭升空...
踏月凌天探星河“逐月”之路步履不停月升月落,星晦星明。中國自古以來就對明月和繁星充滿了美好的向往,嫦娥奔月,是中華民族久遠的美好夢想。6月25日14時7分,嫦娥六號歷經53天,11個飛行階段,突破了月球逆行軌道設計與控制、月背智能快速采樣、月背起飛上升等關鍵技術,最終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(qū)域。從“問月”到“探月”再到“逐月”,作為青年一代,我們要從探月征程中以夢想照亮征程、...
星河雖萬里青年干部亦當“逐夢蒼穹”6月25日,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(qū)域,工作正常,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,實現(xiàn)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。向云端,問蒼穹,心有翼,夢便無涯。新時代的青年干部當以“探月精神”為指引,汲取代代相傳、生生不息的信念與力量,在新時代彰顯青春風采、展現(xiàn)青年作為,踏上追夢逐光的時代遠征。憶往昔,以坎坷來路為“鑒”,直視“風清霜肅”的艱辛,用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