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寫材料用典】夜覺曉非,今悔昨失“【例文】注重思想和行為的自查自糾,養(yǎng)成吾日三省吾”身的習慣,對照職責要求和事業(yè)需求,看看使命意識濃不濃、工“作熱情高不高、發(fā)揮作用好不好,做到夜覺曉非,今悔昨失”“有”則改之,無則加勉,在知不足、知恥后勇中不斷完善自我、創(chuàng)造佳績。(解放軍報《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(tài)》)【典故】出自隋代顏之推《顏氏家訓序致篇》,每常心共口敵,性與情競,夜覺曉非,今悔昨失,自憐無教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智者不為非其事,廉者不求非其有【例文】“智者不為非其事,廉者不求非其有”。黨員干部尤其是手握重權的領導干部,更應在戒欲拒貪、廉潔奉公上走在前面、立好樣子,維護好自己的一世清名,維護好黨員干部形象。經(jīng)常見賢思齊,激勵自己像焦裕祿、孔繁森、張富清等優(yōu)秀共產(chǎn)黨員那樣,干工作兢兢業(yè)業(yè),為人民甘做公仆,不求眼前功利,不計個人得失,使自己每前進一步都邁上一個新高度、達到一個新境界。(解放軍報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觀今宜鑒古,無古不成今【例文】“觀今宜鑒古,無古不成今。”中國共產(chǎn)黨歷來重視選賢任能,把干部隊伍建設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(yè)的關鍵性、根本性問題來抓,總是根據(jù)不同歷史時期黨的中心任務,與時俱進加強干部隊伍建設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》)【典故】出自《增方賢文》,昔時賢文,誨汝諄諄。集韻增廣,多見多聞。觀今宜鑒古,無古不成今?!踞屃x】意思是,應該借鑒古人的經(jīng)驗教訓,來指導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有所恃,則敢于蹈險故也【例文】“有恃無恐”是耳熟能詳?shù)某烧Z,形容因有所依仗而無所畏懼。但為何“恃財者終以財敗,恃勢者終以勢敗,恃智者終以智敗,恃力者終以力敗”?一言以蔽之,“有所恃,則敢于蹈險故也。”很多人依仗所有而毫無顧忌,自恃可為而為人所不敢為,往往釀成苦果。(解放軍報《患莫大于有所恃》)【典故】出自清代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?溧陽續(xù)錄四》,蓋天下之患,莫大于有所恃。恃財者終以財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善為理者,舉其綱,疏其網(wǎng)“”【例文】善為理者,舉其綱,疏其網(wǎng)。其主旨都是在說:治國理政要抓住總綱,照顧好全局,抓住問題的關鍵與要害。歷史上,諸葛亮為劉備所作的《隆中對》,其中對內政、外交、軍事等路線的謀劃,就是提綱挈領、抓綱務本之舉,為未來的治國理政找準了定位和方向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綱舉目張》)【典故】出自唐代白居易《策林》,是以善為理者,舉其綱,疏其網(wǎng)。綱舉者所羅者大矣,網(wǎng)疏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不履邪徑,不欺暗室【例文】古訓有言:“不履邪徑,不欺暗室。”短短八個字,其中蘊含深刻哲理與智慧,告誡人們無論在明處還是暗處,都應堅守正道,秉持誠實無欺、行為端正的良善和原則。人生既有鮮花盛開的坦途,也有充滿誘惑的歧路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君子慎獨不欺暗室》)【典故】出自道教經(jīng)典《太上感應篇》,是道則進,非道則退。不履邪徑,不欺暗室;積德累功,慈心于物;忠孝友悌,正己化人。【釋義】意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夫治身與治國,一理之術也【例文】“夫治身與治國,一理之術也。”《道德經(jīng)》有言:“圣人不病,以其病病。夫唯病病,是以不病。”圣人之所以不得大病,是因為他把小毛病當作病患,主動預防,積極治理。治未病之疾,“良醫(yī)”是自己,“處方”是自警自省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禁微則易救末者難》)【典故】出自戰(zhàn)國秦國呂不韋《呂氏春秋覽審分覽》,一曰:凡人主必審分,然後治可以至,奸偽邪辟之涂可以息,惡氣苛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“【例文】古人講: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,無畏則從其所欲而”及于禍。為官者要保清廉一生,就要知敬畏、懂行止。據(jù)《宋史“包拯傳》記載,包拯徙知端州,遷殿中丞。端土產(chǎn)硯,前守緣貢,率取數(shù)十倍以遺權貴。拯命制者才足貢數(shù),歲滿不持一硯”歸。包拯身處端硯產(chǎn)地,不私拿一塊硯臺,體現(xiàn)了為官者的品德和操守,也彰顯了其內心的戒懼和敬畏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事成于懼而敗于忽》)【典故】出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磨而不磷,涅而不緇“”【例文】磨而不磷,涅而不緇是一種氣節(jié)。李大釗被捕入獄后,張作霖派參謀長楊宇霆來勸降,李大釗慷慨陳詞:大丈夫生于世間,寧可粗布以御寒,安步以當車,就是斷頭流血,也要保持民族的氣節(jié)當方志敏遭受搜查時,國民黨軍萬萬沒想到,像他這樣重要的領導人,身上除了一支鋼筆和一塊舊表外,“竟然什么值錢的東西也沒有。經(jīng)手的款項,總在數(shù)百萬元;但為”革命而籌集的金錢,是一點一滴地用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有制之兵,無能之將,不可以敗【例文】師出于律,刑起于兵。對軍隊而言,法規(guī)紀律就是“生命,敬畏法度就是敬畏軍威,就是確保戰(zhàn)斗力。古人云:有制之兵,無能之將,不可以??;無制之兵,有能之將,不可能”“勝。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毛澤東同志就指出加強紀律性,革命無不”“”勝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懼法朝朝樂,欺公日日憂》)【典故】出自三國蜀國諸葛亮《兵要》,有制之兵,無能之將,不可以敗;無制之兵,有能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在物而心不染,處動而神不亂“”“【例文】涅而不緇考驗的是白。蓮之所以出淤泥而不”染,是其葉子和花表面密布蠟質,光滑細膩,有超強的自潔能“”力;做到在物而心不染,處動而神不亂,往往是因為有原則、有定力,清廉自持。明朝汪汝達在黃巖為官二十余年,十分清廉。離任時手下官吏送來平日收繳的罰金,說這照例是應該歸他“”的。汪汝達吃驚地說:居官自常俸之外,尚有應得者耶?遂斷然拒絕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事之難易,不在小大,務在知時【例文】“事之難易,不在小大,務在知時。”作為未來戰(zhàn)爭“預實踐”的一種形式,野外駐訓只有緊貼實戰(zhàn),才能成為提升部隊實戰(zhàn)能力的“磨刀石”和“助推器”,才能把這一實戰(zhàn)化訓練的“黃金期”變成戰(zhàn)斗力增長的“躍升期”。(解放軍報《像打仗一樣“駐”和“訓”》)【典故】出自戰(zhàn)國秦國呂不韋《呂氏春秋孝行覽首時》,事之難易,不在小大,務在知時。天不再與,時不久留,能不兩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【例文】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”一部《論語》,有30余處講到“信”,其中多含守信、真誠的意思。諸葛亮制定的交友信條之一,便是“開誠心,布公道”。一個誠實守信的人,必然行穩(wěn)致遠,事業(yè)有成;一個人人崇尚誠信的社會,定會強大興盛、充滿活力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誠者自成》)【典故】出自《論語為政》,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即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官肯著意一分,民受十分之惠“【例文】正所謂官肯著意一分,民受十分之惠;上能吃苦一”點,民沾萬點之恩??嗍莻ゴ笫聵I(yè)的砥礪石,越是偉大的事業(yè),“”“”越需要身先士卒,拿出勞苦爭先的勁頭,淬煉勞苦爭先品格。只有苦百姓之所苦,才能樂百姓之所樂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勞苦爭先》)【典故】出自五代十國吳越國王錢镠《錢氏家訓》,官肯著意一分,民受十分之惠。上能吃苦一點,民沾萬點之恩?!踞屃x】意思是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【例文】“知不知,尚矣;不知知,病也。”懂得認清自己的優(yōu)劣勢,才能在取得成績時不驕不躁,在遇到挫折時不氣餒、不停步。曾國藩少時“天資愚鈍”,然而他自知缺少天資,便勤奮讀書,奮發(fā)圖強,最終功成名就。一個善于自知的人,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優(yōu)勢,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;有自己的理想追求,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事,最終目標是什么。(解放軍報《自知者明》)【典故】出自春秋老子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天下之事,成于懼而敗于忽【例文】“天下之事,成于懼而敗于忽。”有的黨員干部欲望膨脹而剎不住“車”、心存僥幸而不收手,很大原因是對黨規(guī)黨紀沒有敬畏之心。楊善洲同志經(jīng)常對家人講:“我手中是有權,但它是黨和人民的,它只能老老實實用來辦公事,不能用來辦私事。”妻子收了鄉(xiāng)干部送的30斤救濟大米和30斤糧票,半年后,楊善洲一家東拼西湊還清了這筆糧款;女兒想到當?shù)毓簿止ぷ鳎笏麕兔Υ騻€招呼,楊善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悔悟是去病之藥,然以改之為貴“”“”【例文】悔悟是去病之藥,然以改之為貴?;诘淖罱K目的還是要改過?;谂c改是一個前后相續(xù)、知行合一的過程。如果只悔而不改或文過飾非,久而久之,小過、小錯也終會釀成大“錯、大惡。正所謂然君子之過,悔而弗改焉,又從而文焉,過將”日入于惡。(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《悔以遷善》)【典故】出自明代王陽明《傳習錄》,悔悟是去病之藥,然以改之為貴,若留滯于中,則又因藥發(fā)病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懼法朝朝樂,欺公日日憂【例文】敬畏法度意味著敬畏人生。明代大臣萬鋼曾說:“畏法度者最快活。”《增廣賢文》也講:“懼法朝朝樂,欺公日日憂。”“畏法度者”行得正、坐得端、挺得直,不怕“夜半鬼敲門”,不會“惶惶不可終日”。敬畏是一種正確的人生態(tài)度,是對生命的極大珍視。(解放軍報《“懼法朝朝樂,欺公日日憂”》)【典故】出自《增廣賢文上集》,懼法朝朝樂,欺公日日憂。人生一世,草長一春?!踞?..
【寫材料用典】智者之慮,必雜于利害“【例文】智者之慮,必雜于利害。雜于利而務可信也,雜于”害則患可解也。孫子之言說的是,一個指揮員在籌劃軍事行動時,必須兼顧利和害兩個方面,在利思害,在害思利。這就要求我們,在應對未來錯綜復雜的信息化戰(zhàn)爭時,必須正確處理眼前與長遠、戰(zhàn)略與戰(zhàn)術、有形與無形的關系,善于審時度勢,開放思維,權衡利弊,比較長短,切不可利無輕重、害無大小,凡利皆趨、凡害皆避,這樣往往會因...
【寫材料用典】人能尚儉,則于修德之事有所補“【例文】儉者,美德也。人能尚儉,則于修德之事有所”“補。崇儉戒奢、以儉修身,是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奢靡之”“”“始,危亡之漸天下之事,常成于困約,而敗于奢靡士非儉無以養(yǎng)廉,非廉無以養(yǎng)德”這些凝結著歷史經(jīng)驗教訓的箴言警句,無不闡明了崇儉戒奢在修身立德、成就事業(yè)中的重要作用。(解放軍報《以儉修身葆本色》)【典故】出自元代孔齊《至正直記》,儉者,美德也。人...